close

(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7日電)當時百般掙扎下選擇安寧療護,陪伴生病家人走完生命最後一哩路,家屬李小姐不諱言最難是轉念,如今已逝家人最後笑容是她前行最大動力。其實現在非癌末病人也能選擇安寧善終。

生命終了,好好說再見是人生課題,尤其面對生病家人。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今天在「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-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」記者會指出,安寧緩和療護確實對臨終病人在身心靈方面,都有很好幫助,特別是對家屬的心靈撫慰,也扮演重要角色。

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1995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緩和醫療病房,並於隔年開始推動居家安寧照護,把家庭醫學連續性與周全性的照護理念,延伸到社區的末期病人。此外,2005年起在院內打造安寧共同照護模式,提供各病房的末期病人及家屬安寧緩和療護服務,目前累計約2500名共同照護病人。

事實上,就算是非癌症末期病人也可以得到安寧緩和療護的照顧。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教授蔡兆勳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指出,健保於2022年再度放寬給付對象,目前包括末期衰弱老年病人、骨髓增生不良,以及「病人自主權利法」規範的5種臨床條件病人,包括末期病人、不可逆轉之昏迷、永久植物人、極重度失智、或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、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醫療解決方法的疾病,例如泡泡龍症、漸凍人等。

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強調,當病人被診斷出癌症,往往心裡就會立刻充滿恐懼、焦慮等情緒,以安寧的角度,這時就應該介入安撫病人,並隨著病情進展,需要安寧的比重逐步增加;呼籲大家不要排斥或害怕,真正品質好的安寧療護,應該從診斷出疾病開始。

個案家屬李小姐5年前在台大安寧療護團隊支持下,陪伴家人走向生命終了,今天特地現身分享這段心路歷程。她說,當初聽到醫師建議可以考慮安寧療護,她並沒有意會到醫師言下之意,其實是家人所剩時日不多。

她掙扎著要不要選擇安寧療護,尤其過去8度緊急住院,最後都能安然出院回家,若選擇安寧病房會不會就能回家了,更掙扎要不要告訴生病的家人真相。

「還好你有告訴我。」回想起生病家人聽完後的反應,李小姐語氣中帶著一絲釋然的顫抖,慶幸自己當時鼓起勇氣,才能做好心理準備一起面對,記憶中已逝家人的微笑,成為她能夠繼續前行的動力。

她不諱言,最難克服就是「放手」,即便已經住進安寧病房,心裡還是難免浮現是不是可以多做點什麼的念頭,過程中醫護不斷勸慰她冷靜、要努力改變思維,重點是讓生病家人舒適而不是治療。(編輯:陳政偉)11207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