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歲的黃日華是溪洲聚落民選連任4屆的頭目,負責對外交涉與對內安排公眾事務。(陳慰慈攝)
65歲的黃日華是溪洲聚落民選連任4屆的頭目,負責對外交涉與對內安排公眾事務。(陳慰慈攝)

距離繁榮的新店市中心區不遠,新店溪洲聚落仍維繫傳統的頭目制度,每年8月由頭目主持舉辦的豐年祭,是凝聚族人情感並傳承阿美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,65歲的黃日華是溪洲聚落民選連任4屆的頭目,負責對外交涉與對內安排公眾事務。他謙虛表示,可能因生活經驗豐富,對族人有所幫助,才長期受到支持,「希望未來能交棒給年輕人,讓頭目文化得以延續。」

黃日華14歲離開家鄉花蓮光復馬太鞍,先到新竹當耶誕燈工廠童工,16歲到台北做建築板模工,24歲到杜拜打工2年蓋海水淡化廠;直到娶妻生子,他決定結束租屋生活,「岳父那時就住在溪洲聚落,我就跟著搬過去,蓋起自己的房子」,四海為家的漂泊青年從此有了心靈的依歸。

聚落一開始沒水、沒電、沒門牌,只能到溪邊取水,族人們晚上席地乘涼喝酒聊天,暢談生活點滴,哼哼唱唱,黃日華作詞、作曲的《溪洲路的心聲》,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孕育而生;「我的家屋頂是石棉瓦,沒有那柏油路,別人有車代步,而我的腳上卻是那種布滿泥巴、髒兮兮的鞋子」,深刻描繪當年聚落的艱困生活環境。

2017年11月,聚落自力造屋動工時,身為頭目的黃日華帶領族人以傳統樹藤祈福;今年6月族人陸續入住自力建造的家屋;8月中,黃日華、張祖淼將來自花蓮、象徵祖靈的石頭從舊址迎到新居處空地,並以水泥固定,代表落地生根。

歷經10年抗爭,終於有了永遠的家,但黃日華開始憂心族語斷層,「會說母語的族人愈來愈少,就連我的小孩都不會說,因為我從前忙工作賺錢,只能把小孩丟托兒所」。

張祖淼也說,40歲以下族人99%都不會講母語,協會計畫在聚落開課,「授課老師一定要是阿公阿嬤或爸爸媽媽」,採家庭模式推動,讓老人願意開口講族語、年輕人願意捧場聽課學習,母語才能一代代延續下去。